WFU

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探索深層教養恐懼的驚悚書---心得&書摘分享

圖片來源:網路

談論教養的書籍多如繁星,但這本書,是我目前覺得「最好看」跟「最驚悚」的一本,為什麼?

先說說為何寫閱讀心得


寫心得有兩個基本原因:給自己看的,跟給別人看的。

給自己看的,原因簡單,就是人是健忘的,相關研究說,文字閱讀的作品,通常看完一個月後記得70%,但是一年半載後,大概就剩30%了,所以要給自己的大腦做「閱讀標籤」,寫心得,就是讓自己再次需要這方面理解時,可以快速回憶起相關內容(這也影響我建立了【閃電閱讀法】的方式,日後會再分享)。

另一個原因是寫給別人看的,來文章的,除了不小心路過的人以外,就是想「快速掌握書中內容」跟「認真追蹤我文章」的忠實朋友。如果我寫文章的結論,只是「建議讀者自己去看這本書」,等於是多寫一篇廢文,讓別人多花時間看篇推薦序,那何不乾脆一開始就叫人直接看書就好?(看很多書摘文章都有這種感覺)

所以我的書摘心得,是希望讀者們看完後,就能掌握書中大致的輪廓跟道理,至於你要不要去看原著,可自行決定。

讓你看完這篇,就能帶回一些想法,或是與我交流,我想這是我對讀者們的尊重。 ^_^



本書最大特色:文筆高超,引人入勝


翻閱這本書的過程,最大的感觸是:「作者文筆實在太好了!(讓人嫉妒)」。教育圈中,不乏文字寫手,但是多半以論說體或是嚴謹的學者口吻撰文居多,然而本書作者卻是高強的散文高手,用各種轉化修辭、小說對白寫作技巧,將教學現場跟內心對話的歷程,描述的高潮迭起,讓人用看小說的心情,去經歷驚心動魄的教養衝擊。

本文作者吳曉樂為一個臺大法律系畢業高材生,卻因為不愛法律,成為一名專職的家教,我想從本書起,她又多了一個「暢銷作家」的頭銜,從後來被公視翻拍成同名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就可知道它的市場價值。

圖片來源:網路

我的小結論是,本書之所以暢銷,作者寫小說的文筆功不可沒,如同醫師作家侯文詠那樣,可以將這麼沈重的職業現場,讓人「又期待又怕受驚害」的慢慢看完。



書中在寫什麼?


本篇講了九個家教故事,分別是:

1、被暴打的孩子「眼鏡仔」,媽媽的瘋狂嚴格,來自爸爸同儕比較給予的壓力;不敵家長母親的挑釁與孩子的悲慘,最後家教作者落荒而逃。

2、用撒錢彌補親情失落學生「陳小乖」,一直沒有婚約的爸媽當年不成熟的生下他,結果後來成了雙方互踢的皮球,故事最後繼續用花錢痲痹自己。

3、成了媽媽玩具娃娃的「若娃」,媽媽因為大兒子過世的意外變得行為異常,故意讓女兒「成為」過動兒,長時間拉著女兒陪伴自己,放逐了小孩的學習成長。

4、在私立學校掙扎痛苦的「巧藝」,低學歷的爸媽兩人疲於工作,以為讓孩子去私校才能有更好的教育,殊不知讓孩子掉入更嚴峻的人際考驗。

5、活在「男尊女卑」家庭的高材生「茉莉」,順著高壓母親的人生劇本安排,放棄博士深造嫁人,生下女兒「小葉」後,最後選擇獨自扛下上一代眼光包袱,讓女兒活得跟自己不一樣。
  
6、只酷愛打籃球的「紀小弟」,在媽媽「學業至上」高壓信念下,最終情緒爆發,暴力地拉開與母親的抗爭序曲。

7、隱藏同志身份的「賈寶玉」,高材生的他考上大學,卻為了不讓父母失望,假意與學姊在一起,最後學姊覺得怪異提出分手,而他也許將繼續苦思安撫父母之道。

8、悲劇的抗爭角色「蔡漢偉」,母親無孔不入的介入孩子生活,為塑造無污染的成長環境,不惜羞辱老師、同學跟家長,在強制孩子轉學、逼走孩子初戀後,漢偉全面崩潰、放逐自我。

9、「作者的高材生同學」自白改編,描述她母親從小受「標準答案」式的教導,所有學習的方式都以母親的觀點為主,最後主角用妥協換取寧靜,但她妹妹卻因為無法忍受而暴走。



書中點出幾個教養中的問題點


開始分享心得前,有好友提醒我:「書中內容可能只是部分地區的狀況。」這點我十分明白,而這本書事實上也沒有代表教育圈發聲的意圖,僅僅是彰顯某個族群的現況。
  
畢竟不是誰都請得起家教的,所以這本書大部分想探討的,是圍繞著學生背後那些付出高薪的家長。

書中有幾個重複出現的家庭問題:「父母忙碌」、「言語傷害」、「輕視老師」、「過度干涉」;父母其中一方過於忙碌,只管砸錢,跟用成績判斷孩子好壞,埋下小孩價值觀混淆的伏筆。家長言語傷害如同一把利刃,插進孩子的心中成了難以化解的痛。過度干預則是忽略管教的比例原則,在家長全面性的訊息監管前,沒有先與孩子做好溝通、彈性調整,硬著陸的插手,讓親子關係最終破裂。

輕視老師這件事,則讓我感受最深刻,文中的幾位家長不約而同的拿老師年紀開刀,用「老師年輕、老師沒有孩子,所以不明白小孩」來解釋自己孩子行為的合理性,結果適得其反,老師很難再愛孩子,公事公辦的教學現場,有誰是贏家?



家長的共同心聲:我要為孩子未來負責,我沒有退路


對家長(包括我)來說,從小孩出生開始,就好像老天把一個責任放到我手上,這個「責任」邊界的尺度拿捏,是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面對家長的「責任感意識」無窮擴張,作者倒也提出一個有趣的觀點:


....這是他的人生,他得學會肩負起下決定後所因應的責任。相反地,你若執意給他做決定,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溺愛,因為他始終學不會如何掌理自己的人生。今日發生車禍,我們絕對先找握住方向盤的人,而不是車主。這是他的人生,你卻緊握著方向盤,日後出事了,他會說,找父母吧,你不該找我。

精確點說,從我在學校體制中的觀察,小學高年級差不多就是父母可以全面高壓管制的極限年紀了,往後的成長時光,同儕重要性日益超越父母,若是過度干預,會造成孩子被同儕排擠,刻意邊緣化。


老師,你知道小孩子最怕什麼嗎?小孩子最恐懼的事情,很好懂的,那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啊!


心得結語:「適可而止」也許是條相對好走的路。



沒真正下水之前,說冷說暖,都沒有意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唯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東坡 

「沒有人是天生的父母,都是當了別人爸媽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好父母。」誰不希望小孩在家孝順懂事,在外飛黃騰達?但我也相信每個人重小到大,都曾遭遇過家人強硬的教養逼迫,或著是曾被家人的話深深傷害

即便跟家人總有摩擦,但為什麼多半不會變成故事中這些激烈悲劇,我想就是「適可而止」這四個字吧。

適可而止,意味著爭執的熱度尚未燒斷心靈那根保險絲,在對方還可以忍受的邊緣低空飛過;對孩子、對老師、對他人,每個人都有一根保險絲,一旦衝突超過了,就換來難以彌補的傷痕。

一把無名火,燒掉功德林。
   
一切回到個人的修養,遇到狀況時,能否稍微提醒自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畢竟毀掉一個孩子培養他更容易。

「給予每個人應有的尊重吧!」是我覺得看完這本書的自我提醒,我自己也曾被家長、被家人狠踩過痛點羞辱的經歷,那真的很不開心,即便我知道這些攻擊的背後,或許都是愛(愛我或是愛他自己的小孩),可是我也明白這些攻擊適得其反,不但沒有成為我上進的養分,反而成為我心中的傷痕。

也請尊重教你孩子的師長,有句話說得好:不要去責罵廚師,小心你下一道菜,裡面是滿滿的口水。同樣的,別去修理教育你孩子的人,我們縱然有職業道德,但失去愛的教學,你又期待孩子得到什麼呢?

適可而止吧!


---------

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書摘心得:

《有錢人才知道的精準閒聊》有聲書評 ——【阿元老思說】

《順流致富法》有聲書評 --- 阿元老思說

《被討厭的勇氣》心得&書摘分享






















寶貝,爸爸愛妳噢!

精選文章

微觀世界--好玩的微型攝影

   作者: 陳璽元 日本攝影師田中達也先生曾利用模型人物跟生活中的物品來做出微型風景,讓欣賞作品的人總能發出會心一笑,驚覺原來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