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被討厭的勇氣】心得&書摘分享


這本書蟬聯數年誠品暢銷書排行版(至少這兩年來我每次去誠品,竟然它都在排行架上),衝著他的熱賣,這陣子讀完了,趕快來與你分享!



快速結論


1、本書講的道理,總結就四句話:「放大格局,關懷社會,活在當下,別管別人怎麼想!」。

2、所有的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對抗煩惱,需要「智慧產生的勇氣」。勇氣是來自於對大格局的了解後,能夠勇敢做自己該做的,真正利益眾生,而不是被身邊環境的負面聲音所影響。

3、各種負面情緒,其實只是自己逃避現實的手段,能理解這個觀念,就不會自己鑽牛角尖。

4、人生是每個「如露亦如電」的剎那組成,只有當下是真的,所以心存善念,盡力而為,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就是活在每個當下。

5、懂得區分是「誰的課題?」做好自己該負責的部分就好,就別為別人課題煩惱了。



我的心得


雖然阿德勒算是心理學家,但是整本看完,我認為更應該說他是個哲學家,因為他用哲學的觀點,來調整人們內心的思考方法,建議用更能讓自己幸福的思考方式來生活。

相信很多人是被《被討厭的勇氣》的書名給打中,畢竟人從小到大,怎麼可能不被討厭過?不需要勇氣?但這本書算是倒敘法,把重要的東西放在後面,越看越知道核心是什麼;一開始先講講我們外顯出的負面態度,其實都只是一種消極的手段,最後才闡述我們應該用更大的格局來看看我們的價值,應該讓自己擁有「正循環」的人生。

我發現很多煩惱,是來自「不喜歡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更可能因為不喜歡自己、不了解自己,結果為了迎合別人,讓自己活得很不開心,這時候,阿德勒的哲學觀點就恰好可以解決這種心裡的不安。

上面的「快速結論」其實是我提綱挈領,把本書的精髓都講完了,但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就在它重現了以前希臘時代哲學家與弟子們辯論的方式,把深刻枯燥的道理,變成一場有趣的對話。

歡迎與我交流,如果希望對本書有更充分理解,建議去找一本來看,或是看我的下方書摘(有點漫長),會有更完整的理解!   ^_^



直接買書







精華書摘(我覺得很有意義的段落,文長)


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無比單純。誰都能獲得幸福,是你把世界變複雜了,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人是可以改變的,不只如此還可以變得幸福。

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心理創傷並不存在,阿德勒心理學明確否定心理創傷,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人會捏造憤怒的情緒,為了達到大吼大叫的目的,於是捏造了憤怒的情緒作為手段,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

改變的第一步,是要先知道答案不是由誰來告訴你,應該是自己親手去找才對。

如果在感受不到幸福的狀態下,繼續做現在的你,應該不會好到哪裡去,重要的不是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 人常常決定不要改變。

你選擇了自己的生活型態,如果生活型態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選的,應該就有重新選擇的可能性。

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無法進步或改變的原因是:大家儘管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和環境所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

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都沒有。

你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己的缺點,是因為你下了決心不要喜歡自己。

先接受現在的自己,不論結果如何,都先擁有乾淨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中稱這種引導方式為鼓勵。;為什麼自己只看得到缺點,變得不喜歡自己,那是因為你過分害怕被別人討厭,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所導致的,也就是說你的目的,是不要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

人類的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所謂內在的煩惱並不存在。

我們就算要感受孤獨,也需要其他人的存在。

自卑感是一種主觀的認定。

這些折磨我們的自卑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都是主觀的解釋。

任何人都是在追求卓越,也就是想奮發向上,訂定某些理想和目標後,就向前邁進,但是當理想無法達成時,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低劣無能的感覺,這時候就產生當成藉口的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

表面上的因果律,就是把本來完全沒有因果關係的事物,對自己說的好像關係有多麼重大似的,並讓自己接受這種說法。

如果有人自吹自擂,不過是因為他感到自卑罷了。 

自卑情結合優越情結,表面看起來完全相反,實際上卻是互有關聯。


自卑情結就是在「炫耀不幸」,想藉由自己的不幸,好變得特別,憑著不幸,想要高人一等。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武器想要支配對方。
只要把不幸當成自己特別的武器,那麼就永遠需要這種不幸的狀態。

人生並不是與他人的競賽,在同樣平坦的地面上,有人在前方一步步邁進,後面也有人跨步向前,所謂追求卓越指的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出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的那種競賽;我和任何人競爭,只要向前跨步就行,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你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價值所在。人際的關係一旦走上競爭,就無法從人際關係的煩惱中脫身,無法逃離不幸;不僅僅是競爭對手,在不知不覺中,其他所有的一切甚至是全世界,都會被你視為敵人。

會在意你長相的,只有你自己啦!

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夥伴」,對世界的看法都會有所不同。

當對方挑起權力鬥爭時,絕對不要隨之起舞。

人一旦在人際關係中確信「我是對的」,那瞬間就已經一腳踏入了權力鬥爭。

承認錯誤表達歉意的言辭,還有脫離權力的鬥爭,這些都不是挫敗。

你為什麼無法把其他人當成夥伴只覺得是敵人呢?那是因為失去勇氣的你在逃避人生的任務。

行動面的目標有兩項:「獨立」+「能與社會和諧生活」。

支援行動的心理面目標,則包括兩項認知:「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作的任務」、「交友的任務」,以及「愛的任務」三項統稱為「人生任務」。

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一個改變別人的學說,而是為了讓自己改變的心理學。

人只有在感覺到「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進行的展現自我」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愛。

以目前的階段來說,面對彼此無論關係有多麼困難,都不能迴避。正面相對或是拖延問題,其實最後的選擇還是以剪刀來切割,都還是得見面。對最糟的是保持現狀,停留在目前的狀態下。

像這樣找出各種藉口來逃避人生任務的情形,稱為「人生的謊言」,不要用憤怒來轉移你的目光,阿德勒對於人生的任務和人生的謊言都不論及善惡,現在我們應該討論的不是善惡,也不是道德問題,而是勇氣的問題。

逃避人生任務,單單為了去編造出他人的缺點,藉著把對方當成敵人來逃避責任,像這樣找出各種藉口來逃避人生任務的情形,稱為人生的謊言。

阿德勒心理學並不是「擁有的心理學」,而是「使用的心理學」,關鍵不在於你經歷了什麼,而是你如何運用它。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件事。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我們沒有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老是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在意他人的評價,到最後你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請記住,如果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那麼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所以當別人不能如你所願的行動時,你不可以因此動怒,因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必須站在「這是誰的課題」的觀點,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
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只要能做到課題的分離,人際關係應該也會產生劇烈的變化。

要去分「是誰的課」的方法很簡單,請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他喝水,只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另一方面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

不要介入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任何人介入你的。

課題分離並不是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不如說它其實只是一個入口。

人不希望有任何人討厭自己,但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還有將自己的人生託付給他人的做法,是對自己也對身邊的人不誠實的生活方式。

把課題分離,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倒不如說,介入別人的課題,才是以自我為中心。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變得幸福的勇氣中,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

問題關鍵只在於「我要不要下決心」這張人際關係的王牌,始終是由我來掌握的。


當我改變的時候,變的就只有我自己,而已我不知道對方會因此變得如何,也不能插手干預,這也是課題的分離。

認定人類是無法再分割的整體的,我就是整體論。

課題的分離,只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

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 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就稱為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是我們在思考什麼是幸福的人際關係時,最重要的指標。

把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

事實上,那些做不到課題分離,被認同需求束縛的人,也是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

完全只在乎「別人是如何看我的」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我的生活狀態。

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一方面是人生中的角色,同時也是共同體的一份子,是整體的一部分。

你是共同體的一部分,不是中心。

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個就是參與共同體。

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的。


把共同體的範圍當成無限大就行了。

當在小團體得不到歸屬感時,希望你留意的,是還有更多其他的共同體,尤其是有更大的共同體存在。


在害怕關係崩壞的恐懼下過日子,其實只是為別人而活,是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對人不可以稱讚,也不可以責備,只能鼓勵,稱讚或責備背後的目的都是操控。

阿德勒心理學否定一切的縱向關係,提倡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應該是橫向關係;因為以縱向的方式來看待人際關係,認為對方比自己要低一等,所以就介入了。 

人會因為得到稱讚,而形成自己沒有能力的信念。

最重要的,不評價他人,評價別人的字眼都是來自縱向關係。

如果構築在橫向關係,所說的應該是更坦誠的感謝敬意或喜悅。

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就明白自己是對他人有貢獻的。

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

當一個人覺得我對共同體來說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

我們不以行為的層級,而是以存在的層級來看待別人,不以別人做了什麼來判斷,光憑他本身的存在,就值得讓人表達喜悅和感謝了。

關於社會意識的問題,必須有人開始去做,就算其他人不配合,也和你沒關係,應該由你開始,完全不必考慮其他人是否提供協助。

只要你和任何人建立了縱向關係,不知不覺間,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會採用縱向的方式。

重要的是在意識上是對等的,而且該堅持的地方,就堅持坦坦蕩蕩不退縮。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納自我」。

人際關係歸根究柢,還是社會意識;具體來說,就是要把對自己的執著,切換成對他人的關心,擁有社會意識。 其中需要的是「接納自我」+「信任他人」,還有「貢獻他人」這三項。

積極正面的斷念,分辨可以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只要你害怕信任,終將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工作的本質在於對他人的貢獻。

所謂的貢獻他人,並不是捨棄我去為某人鞠躬盡瘁,說穿了,是為了實際感受我的價值才做的。

不要想著別人可以為我做什麼,而是我可以為別人做,什麼並付諸實現。
工作狂是人生的謊言,這世界上並不全都是好人,人際關係中所發生的種種不愉快想必很多,但是必須搞清楚一個事實不可混淆,那就是無論在哪種情況下,只有發動攻擊的那個人是有問題的,絕對不是大家都錯了。

人際關係發展得不順利,不是因為口吃,也不是因為臉紅恐懼症,真正的關鍵明明在於沒有做到接納自我、信任別人、還有貢獻他人,可是卻誤把焦點放在無關緊要的小部分,甚至打算用那種狹隘的觀點來評論全世界,這是缺乏協調的人生,也是錯誤的生活型態。

阿德勒:從這個瞬間開始,就能變得幸福。<———(筆者認為:還是需要前期思想觀念的準備拉)
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
, 這裡所說的貢獻即使不是親眼可見的貢獻也沒關係,只要擁有一種「我對某人有用處」的主觀感覺,也就是貢獻感就可以了,你的貢獻有沒有用處,並不是由你判斷的,這是別人的課題,並非你可以介入的, 透過認同需求所獲得的貢獻感是不自由的。

只要擁有社會意識,認同需求就會消失,完全不需要別人的認同。

不用刻意去執著成為特別的存在,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我們沒有必要刻意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我們用放大鏡看看粉筆畫出來的線條,會發現那現調其實是一連串的點,這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是一連串的剎那。一連串稱為「現在的剎那」,我們只能生活在當下,我們的人生僅僅存在剎那之間。 

所謂的人生,就像一圈又一圈跳著舞,跳者的每一個剎那都成為一連串的剎那;只要跳舞的當下是充實的,就已經足夠,是沒有目的的存在的。

「變動式人生 v.s. 實現式人生」:認為人只有達到目標才是意義的,在半路上無法達到目的地的,人生算是變動式的人生。舞動的人生則可稱為實現式的人生 。

如果為此時此刻點上閃亮的聚光燈,應該是看不見過去也看不見未來吧,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和當下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要去考慮的問題。


不要用直線去衡量自己已經到了哪裡,而是要看看每個剎那是如何度過的。


人生一直都是處在總結的狀態,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

當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更應該向前看,想想今後可以做些什麼。

阿德勒心理學提出【導引之星】的作法,做為自由人生的指引。

心理學的想法,最理想的狀態是只要不失去指標,朝著它的方向前進,就有幸福。

這顆「引導之星」,就是「貢獻他人」,只要貢獻他人,這顆導引之星還在,就不會徬徨,做什麼都可以,只要我改變了,世界就會改變,所謂的世界不是其他什麼人可以幫我改變的,而是只有我才能改變他。




精選文章

(國語日報文章)環保覺醒之旅《我們的決定》書評

 作者: 陳璽元 這次應邀國語日報來撰寫這篇書評,內容是針對環保議題以及呼籲人們立即實踐環保的行動;對一般大眾來說這些可能有點高大尚,畢竟多數人不是企業財閥,好像對地球的影響力實在有限,不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藉由欣賞這本有視野高度的作品,仔細深思還是很有收穫。 更多國語日報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