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月30日 星期六

住院心路記:痛苦的插管經驗讓我更成長



作者:陳璽元


上面是我第一次用Samsung Tab S7+畫的年畫作品,感覺還OK!過去每年都有畫張年畫(唯獨跳過去年),今年比較特別之處,是在醫院完成作品的...。超級不舒服的時光,讓我有機會深刻反思,特別記錄一下。


治療前準備


感謝我的理髮師半年前發現後腦勺好像有地方腫腫的,經過去醫院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有脂肪瘤,幾經考量後決定切除,但因為腫瘤位置敏感,所以需要全身麻醉。

插管治療需要住院,住院第一天,我還可以悠哉畫圖、打電玩、看影片,頂多左手被打了一根軟針,方便吊點滴使用,但只是唯一的不舒服了。

第二天上午,開始進行麻醉諮詢,麻醉科醫師推薦我選用自費三種材料:「熱空氣式保溫系統(2000元)」、「進階通氣道裝置980元」、「OTM術後退麻藥處置6000元」
,我立馬請問醫生老弟去問問同行,也請教護理師,得到的答案都是建議可選用的。

事後也覺得,該多花的錢還是要花(幸好也都在保險給付之內),因為健保只提供基本保障,如果要過程舒服一點,當然還是得使用者付費才合理










辛苦的插管體驗


開始治療前,有護理師、麻醉醫師反覆對我進行身體評估,幾乎都是確認同樣問題:出遊史、接觸史、重大治療史、生活習慣、慢性病史等;手術治療部分,我過去只有皮肉外傷的縫合,全身麻醉部分,只有之前做過兩次大腸鏡,此時天真覺得,插管不過就是沈沈睡去,悠悠醒來而已,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插管治療是這麼不舒服的事!

大腸檢查是靜脈全身麻醉,而這次插管治療是動脈全身麻醉,後者術後恢復時感受非常痛苦

當被推進手術室,眼前許多日光燈箱向下飛去(因為頭朝前朝上),身邊綠色的牆、許多綠衣服護理師在我身旁穿梭,進行各種前置作業,畫面真像電影,然後就是一個大大氧氣面罩出現眼前,醫師開始叫我大口的吸氣吐氣,讓麻藥進入全身,接著便昏沉睡去.....。

當然不知道過了多久(約四小時後了),被護理師大聲拍著醒來後,受先感覺沈重的睡意,伴隨全身不適,腦後也包了一大包,並看傷口被接出了一根引流管,連著一顆「手榴彈」(裝滲血的小瓶子),接著才躺著與太太見到面。
   
治療前一天,我從晚上八點都沒有進食喝水了(幸好有點滴所以不渴),手術送出來,已經隔日傍晚,本來有請太太買粥跟吐司,但也完全吃不下去,強烈的噁心感,讓我感覺每一口吃下去,就會吐出來,所以只好丟棄作罷。

因為身體全身器官麻藥也還沒退去,所以此時全身都像在罷工抗議,除了想吐,伴隨全身無力跟暈眩,身體彷彿不是自己的,每一躺下去,就是睡上一個小時,我問護理師:「不是已經自費6000打快速恢復劑了嗎?」她跟我說,很多人退麻藥過程會不斷嘔吐,我現在也只是頭暈,恩.....看來有比較有差,該花的錢真的還是要花...
 

後來住院醫師告訴我,一天不吃也沒事的,少吃也可以少拉,對全身無力又拉個點滴架,還帶一堆線(滴管線跟血罐瓶)的我來說,算是一大好事。

手術完的這一天,就在強烈噁心感籠罩下,沈沈睡了...


不自由時光給我的省思收穫



第二天,陽光照進房內,我清晨醒來感受一切,想想之前手腳靈活,自己很少用慢速度來生活,手術後被迫接受不自由身體的短暫期間,讓我重新看出不同的自己。

就像我常想,年輕人跟老年人差異是什麼?除了吃的鹽量跟歲月累積不同外,我想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身體的狀況,去影響心理的狀態吧年輕人精力飽滿,身體的速度快,可以做些不經大腦思考也來得及反應的事,所以衝動莽撞、享樂至上,那是青春的本錢;等到年紀大了,行動跟不上想法,人被迫從肢體邏輯轉變成大腦邏輯,運用心智的時間增加了,相對自我保護機制也變多了,所以變得城府謹慎,行為上的成熟,其實也是種認命的結果

就像我躺在病床上,什麼也不敢亂吃、不能亂動,被迫一瞬間成為超老年狀態,痛苦的身體讓心靈活動快速增加,這時去聽聖嚴法師「大法鼓」的開示(這是Youtube唯一沒有廣告干擾的頻道),聽大師生前用平易近人的話語解答人種種的困擾,非常美好。



幾個感恩感謝


此次感謝太太的陪伴、謝謝主治蔣永孝醫師親自手術(病患超多的良醫果然名不虛傳)、謝謝阿公阿嬤照顧女兒,岳父岳母關心、負責保險的好友雅郁協助、謝謝朋友在臉書上給我的打氣,感恩台灣的醫療環境真是很好,希望這個國寶級資源被長久愛惜下去。

在醫師檢查確認OK後,平安出院了!接下來就是一段康復期,但我相信老天爺這次給我這樣的挑戰,肯定是要送我一個超棒的大禮物,期待那個禮物到來吧!






精選文章

微觀世界--好玩的微型攝影

   作者: 陳璽元 日本攝影師田中達也先生曾利用模型人物跟生活中的物品來做出微型風景,讓欣賞作品的人總能發出會心一笑,驚覺原來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