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評審眼中的不一樣世界

當評審是種責任,
也是快速學習各種表現效果的大好機會。


最近有很多機會擔任評審,
不論是百貨公司著色比賽,
或是博物館畫畫活動,
都讓我閱歷大增。

這回很榮幸,
受邀到重陽國小擔任校慶創意進場的評審,
看見積極競爭下的熱鬧景象。
 

我覺得評審是件殘酷的工作,
尤其當大家都很努力展現的時候,
更是如此。

評審是種責任,
其實就是少數人的主觀,
定位了多數人的客觀標準,
評審場上,
常會看見來自於不同領域的人,
對於名次有截然不同的判斷。
 

就以廣義的兒童藝術競賽來說,
我觀察到「非兒童教育專業」的評審,
包含設計師、畫家,
甚至脫離實務兒童教學經驗的大學教授,
都會著重在【作品的完整性】,
也就是【大人協助越多,分數越高】。
 
不過對我來說,
【我更重視每個作品背後的創作內涵】。
每件作品到我眼中,
我總是立刻【想像出背後小朋友創作的過程】,
就像電視重播一樣,
在腦中放映出作品製作的過程,
這與我參與實際教學經驗有關。
所以,
我反而評審時,
較不在乎作品的完整,
而是重視小朋友的參與程度。


評審場上,
是要站在標準的審美原則?還是美學的教育精神?
其實沒有一定的是非,
遇到有爭議的時候,
大家彼此討論,
力求共識,
也是交流的好機會。      


過程中,
學習最多的,
還是自己。
從大量的作品跟表演呈現中,
學到「如何讓作品脫穎而出」、「如何吸睛」的方式,
也許就成了下一回自己創作的養分。

因此有個很深刻的體悟:
【所謂的創意,就是沒有被人發現的模仿,與模仿的再創新】
 
你同意嗎?   :)



















-----------------------進階思考時間-----------------------------------------


我認為邏輯系統比窮忙更重要。


從上面的例事中,
很多我們所看見的創意表現,
不過就是一種模仿,
只是多數人沒有看見模仿來自哪裡而已。
(因為看得不夠多)


但對我而言,
當教學經驗+大量思考累積到一個層度,
這樣依樣畫葫蘆的方式,
已經開始有點低階了;

我越來越重視「返璞歸真的表現」,
越來越喜歡質樸的東西,
跟很有「心靈味道」的作品。
 
我欣賞「不完整但是很有故事」的兒童作品,
也懂得欣賞「資深藝術老師信手捻來的教學創作」背後高深的邏輯觀,
 

我發現很多時候,
藝術創作就像現代人一樣,
都在「瞎忙」而已,
可能做得很精美、很用力,
但少了橫向、縱向的深度思考,
不過就是一個模仿某處創意的作品。
更糟的是,
這個創意沒有延續性,
只是一個曇花一現的形式表達,
除了一場忙碌,
沒有太大的意義。(不如不做去玩就好,真的)
 

簡單來說,
「低階美術教育」與「高階美術思考」比起來,
就像是「大跳樓拍賣傳單」與「美術名作」的差別,
同樣的吸睛,
但是不一樣的檔次。

有人可以理解我在說什麼嗎? :D



..............點到為止,
有機會再慢慢分享囉~~~   XD




更多活動照片,請看:
https://photos.google.com/album/AF1QipOj-p-n9BlJ8kzpu7Rt4aYH679T-Us2ZKOamy6K



精選文章

微觀世界--好玩的微型攝影

   作者: 陳璽元 日本攝影師田中達也先生曾利用模型人物跟生活中的物品來做出微型風景,讓欣賞作品的人總能發出會心一笑,驚覺原來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