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價值的選擇題

到京華城當花燈評審,
很高興與兩位有相同理念的老師一起評分。

好作品的標準?


看到琳琅滿目的作品,
我訂了幾個基本的標準:
1、多面可看性、
2、媒材使用的多樣性跟表現
3、色彩運用
4、透光性
5、大人參與程度

然後根據這幾個比較基準, 找出最合適的得獎作品。

當評審是種責任,評審的選擇,不但影響了孩子的成績,更代表作品鑑賞的標準參考,

這次評審都把「大人代做程度」做為篩選的基本考量,不只選出最好看的,更要選出小朋友親手做最多的作品。


理想與現實的拿捏


理想上,大人應該要做到的只是引導,而非代勞,這真的不容易,但有經驗的老師,還是可以在引導的過程中,取得一個完美的平衡點。

----------------------------------------------

想起去年花博的臺北燈節,我帶著美術班孩子親手製作花燈,結果竟然被一位全程當槍手的老師給惡整,讓真正動手做的孩子連參加獎都沒有。

後來雖然她得了第一,卻被學生在受訪時說出「都是老師做的」,上了晚間新聞貽笑天下。經過那次的經驗,我就期待自己行有餘力,不要再讓這種扭曲的事發生在其他孩子身上了。

京華城花燈展是很有趣的活動,還有很多有趣的活動都歡迎大家多把握噢!

































歡迎回饋



精選文章

(國語日報文章)環保覺醒之旅《我們的決定》書評

 作者: 陳璽元 這次應邀國語日報來撰寫這篇書評,內容是針對環保議題以及呼籲人們立即實踐環保的行動;對一般大眾來說這些可能有點高大尚,畢竟多數人不是企業財閥,好像對地球的影響力實在有限,不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藉由欣賞這本有視野高度的作品,仔細深思還是很有收穫。 更多國語日報文章 ...